<th id="puxw7"><option id="puxw7"></option></th>
    1.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吉安時政> >正文
      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2023-03-25 09:27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實體經濟,一般是相對于金融服務業及其所有衍生投資、交易的虛擬經濟而言。農業、工業,批發零售、交通運輸、郵政快遞、住宿餐飲等,都是實體經濟。而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民營企業則是實體經濟最為活躍的細胞。

      實體經濟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吃穿用住行、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休閑娛樂購物等,無不與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同冷暖、共命運。同時,實體經濟中的民營企業還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對提高就業水平、促進共同富裕、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定海神針”的作用。一家出色的制造業企業,可能是許多個普通家庭最大經濟來源,也可能是一個地方經濟命脈之所在。只有把政策“肥力”直接澆灌到民營企業的“根上”,做大做強制造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實現社會長治久安。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要拿出最大的誠心與誠意,留住民營企業的信任與信心。最近,吉安連續召開的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就是一項較好的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讓企業家有歸屬感、成座上賓、當自家人。而全市上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舉措,傾心打造“吉事即辦”政務服務品牌,更是當前穩預期、強信心的關鍵一招。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重點解決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問題,增強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意識和能力,擴大有效金融供給,完善紓困解難政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要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吉安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新動能。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正在全面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將數字技術應用于實體經濟領域,有利于通過數據賦能、創新驅動、技術變革加快實現生產工藝革新、生產效率提升、生產協同優化,并不斷孵化出新業態、新產業、新動能,全方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吉安深化產業鏈鏈長制,聚焦“1+4+N”產業倍增計劃,搭建電子信息產業聯盟、研究院、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三駕馬車”,持續完善產業生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電子信息產業是當前全球創新最活躍、帶動性最強、滲透性最廣的領域。因此,聚焦產學研合作共建,吸引人才和人氣聚集,推動“制造”向“智造”邁進,顯得十分關鍵和急迫。

      實體經濟是任何一個區域發展、崛起的本錢和根基,也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實在絲毫不容小覷。

      文/龍玉然

      責任編輯:鄒洋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