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聞網訊 人勤春來早,萬象始“耕”新。放眼安??h廣袤的田野,“追趕”春光搶農時的人們正抓緊備足農資、調試農機,一派忙碌有序、生機盎然的春耕畫卷正在樟鄉福地徐徐展開。
近年來,該縣始終把糧食穩產增產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做到政策早明確、任務早下達、措施早落實、工作早啟動,扎實有序抓好早稻生產,全力打贏糧食生產“第一仗”,奮力跑好開局起步“第一棒”,確保全年農業增產增收。
統籌謀劃,下好春耕備耕“先手棋”。為確保穩糧增收,安??h年初就制定下發糧油生產工作方案和早稻生產獎勵方案,綜合耕地面積、地域環境、產業發展現狀等因素,將早稻生產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安排資金400萬元用于育秧中心建設等早稻生產獎補。認真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稻谷最低收購價等惠農政策,加大拋荒撂荒整治力度,引導農田向種糧大戶集中。
同時,縣里成立糧油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統籌推進全縣糧油生產工作??h里還設立4個考核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實地核查4至5個鄉鎮,在不同的農時季節,隨機對村組、農戶的早稻育秧面積、大田種植面積和產量進行實地核查,核查結果與早稻生產獎補資金發放掛鉤。
物資保供,打好春耕備耕“主動戰”。當前種糧農民適時選購農資意識增強,提前預訂或采購既可以“貨比三家”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高峰期“扎堆”購買造成農資市場供需失衡。為全力保障農資供應,讓農民安心春耕備耕,安??h及時掌握農資儲備和價格情況,提前做好農資調度,共調運良種250噸、化肥1.55萬噸、農藥140噸、農膜345噸、秧盤1311萬張,春播種子、春耕化肥等農資貯備率均達100%,全縣農資市場供應充足。
多措并舉,打好春耕備耕“組合拳”。安??h多措并舉發展早稻生產。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農技專家分成7個糧食生產技術服務指導組,采取“分管領導率隊、技術服務指導組包片、一對一督促落實”的做法,在重要農時節點進村入戶下田頭,督促指導各鄉鎮、村組落實早稻面積,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指導農戶加強田間管理、開展防災減災等工作,對早稻生產進展情況實行“每日一調度、每日一通報”。甘洛鄉、瓜畬鄉的兩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舉辦多場服務簽約活動,目前已流轉土地9000多畝實行全程托管;嚴田鎮抓緊建設育秧中心,可承擔育秧任務3000畝;山莊鄉創建村辦農場,由村黨支部書記任村辦農場場長,統一在農戶手中流轉閑置撂荒或者只耕種一季中晚稻的土地,農場收益的一半作為村集體收入,目前每個村均已簽訂200畝以上的耕地流轉協議……其他鄉鎮也通過村集體兜底等各種方式,確保宜種農田應種盡種。
該縣已落實早稻種植面積35萬畝、大豆種植面積2.7萬畝,舉辦各類春耕備耕實用技術培訓、送科技下鄉等活動40場次,印發技術資料2.5萬份,培訓農民2000余人次。
文/胡全瑞、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吳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