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聞網訊 春分時節,我市各地搶抓農時,進行春耕、春播、春管,為糧食穩產高產打好基礎。3月25日,記者來到安??h洲湖鎮百丈村,只見村子周邊的千畝紅花草競相綻放,白紫相間的花朵清麗喜人,呈現出勃勃生機。
紅花草又名紫云英、草子等,除了含氮、磷、鉀養分較高之外,有機質含量也相當豐富,是改善土壤、培肥地力的最好綠肥。農村一直有“紅花草,種田寶”“一年紅花草,三年地力好”“草子種三年,瘦田變肥田”等諺語。
近年來,安??h加快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落地,堅持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突出耕地地力增肥,通過大力推廣種植紅花草等秋冬綠肥作物,不斷增加耕地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板結現象,減少化肥施用量,有效促進了農作物增產增收和農產品品質提升。
2022年,安??h統籌整合項目資金196.8萬元,按每畝150元的標準對綠肥種植進行補貼,按照“鄉鎮申報+政府采購全環節服務+第三方實施”模式,在全縣18個鄉鎮示范種植紅花草1.3萬畝,示范帶動全縣種植綠肥8萬余畝。
安??h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平華告訴記者,目前,安??h每畝農田可翻壓紅花草1500公斤,可提供氮肥5—6公斤、鉀肥4—5公斤,可減少20%的化肥用量,實現早稻畝均增產50公斤左右,畝均增收180多元。
該縣各鄉鎮按照種植綠肥不與糧油作物爭地和冬閑田能種則種的原則,自主申報綠肥示范種植任務,縣農業農村局采取政府采購服務的方式,通過公開招投標引入3家專業服務企業,分別在西鄉片、南鄉片和東南鄉片的鄉鎮開展紅花草播種、開溝、清溝、薅草、施肥、田間管理等工作。同時,該縣還針對各鄉鎮不同墑情、不同地形,采取相對應的措施與技術手段,保障示范種植區域內的紅花草正常生長。截至目前,全縣8萬畝綠肥作物花開正艷,既發揮了綠肥花色美、花期長的觀賞屬性,助力鄉村休閑觀光產業發展,又發揮了綠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增肥特性,為加快安??h糧食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吳廣城